
2021 年 11 月 18 日,KubeSphere 核心产品技术团队走进九州云北京研发中心所在的北京市上地研华科技大厦,与九州云在北京、上海两地的技术团队在产品、技术与社区合作等话题上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上,KubeSphere 产品负责人于爽介绍了 KubeSphere 产品当前的发展情况,KubeSphere 开源社区经理周鹏飞详细介绍了 KubeSphere 开源社区治理以及如何社区贡献,KubeSphere DevOps 负责人赵晓杰也初步介绍了 KubeSphere DevOps 后续的发展路线。
在双方团队交流中,九州云 CTO 龚永生老师也表达了九州云产研团队对参与 KubeSphere 社区贡献的期望,同时提出了九州云对 KubeSphere 项目相关的需求与社区治理方面的建议。
龚老师非常支持九州云产研团队参与 KubeSphere 开源贡献,并提出将在九州云为产研团队设立参与 KubeSphere 开源贡献的奖励。此外,龚老师对 KubeSphere 在容器安全与策略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关需求,比如希望 KubeSphere 能够集成 Open Policy Agent 提供更丰富的安全管控策略以及对非 root 用户在使用和管理容器的安全最佳实践。在双方交流会上,龚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参与 OpenStack 社区的一些经验和 OpenInfra 基金会的运作方式。
九州云研发总监吴文相对 KubeSphere 社区的组织架构、治理运作、参与方式、社区身份提出了多个问题,KubeSphere 开源社区经理周鹏飞对此进行了解答。目前 KubeSphere 社区设立了 TOC、User Group 和 Developer Group 的组织架构,社区为不同贡献程度的贡献者设立 Contributor、Member 和 Maintainer 的社区身份并发放证书和纪念周边奖励。KubeSphere 社区通过 SIG 例会的方式在社区进行公开探讨开发计划与需求,并且所有例会录屏回放可在 B 站进行回看。社区使用 Slack 和微信群进行开发相关的沟通,配合 GitHub issue、PR、文档的方式进行异步地协同,社区通常也会在例会中过一遍当前的 Issue 和 PR 的进展。
对于初次参与 KubeSphere 社区贡献的成员来说,通过阅读开发者文档、开发相关视频、社区例会和认领 “Good first issue” 的方式是比较容易快速上手的。对于有经验的贡献者来说,如果想给 KubeSphere 社区贡献一个较大的功能或改进,社区推荐的方式是先在 GitHub 或中文论坛提交 Proposal 与社区进行讨论后,再开始参与设计和开发。
事实上,九州云在此次交流之前就已经有 moweiwei、Hanamichi 等成员参与了 KubeSphere 社区的贡献,给 KubeSphere 后端主仓库、Console 以及 OpenFunction 项目提交过 Pull Request。九州云在开源领域已有近 9 年的深度投入与贡献,在 2018 年最新的 Rocky 发行版排名中,九州云在核心模块贡献跃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其中在容器部署 Kolla 项目、Freezer 项目等重量级项目上贡献全球第一。龚老师作为本次合作的主要牵头人,同时也是 OpenStack 社区网络项目 Tacker 负责人,担任 EdgeGallery 社区技术指导委员会(TSC)副主席。
此次交流后,双方也在开源社区的合作共建上达成了高度共识,KubeSphere 社区在会后也已经邀请九州云产研团队成员加入了贡献者大家庭,非常期待九州云深度参与 KubeSphere 社区。
KubeSphere 开源项目发起人周小四说:“保持 100% 的开源与开放是 KubeSphere 团队秉持的理念,通过开放的社区治理与协同开发,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更高效地开发和维护好一款在全球流行的开源软件,企业不用再重复造轮子”。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国内的开源协作氛围变得更加开放和友好,在开源社区逐渐了涌现了很多像九州云这样的致力于深度践行开源贡献与协作的企业。当开源项目与社区的贡献者有来自多家企业的深度参与,保持社区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开源软件的迭代和竞争力才会具备“飞轮效应”,在全球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云”)成立于 2012 年,是中国早期从事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服务的专业公司,目前九州云员工近 300 人、业务拓展区域覆盖全国及亚太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无锡等地均设立分支机构。
公司成立至今,九州云始终以“开源·赋能云边变革”为核心,完成了从中心云到边缘云解决方案的拓展和积累,建立了完整的“云+边”生态体系和解决方案。在中心云/私有云侧,九州云可提供 IaaS 云、CaaS 云、多云管理平台 CMP、自动化运维平台 AutoOps、SD-WAN 等企业云完整解决方案;在边缘云侧,九州云可 提供 MEC MEP 协调器、边缘 UPF 网元、边缘轻量化 Edge-IaaS/CaaS 底座、 Edge-Dev 边缘开发者中心、Edge-MECM 边缘管理平台、Edge-Portal 边缘自助平台、边缘场馆/娱乐等的全方位边缘云解决方案。
KubeSphere (https://kubesphere.io)是在 Kubernetes 之上构建的开源容器混合云,提供全栈的 IT 自动化运维的能力,简化企业的 DevOps 工作流。目前 KubeSphere 在全球已有超过 70w 次下载,总计 250 多位贡献者和 8.2k GitHub Star,并将 Fluentbit Operator 和 OpenELB 等项目捐给 Fluent 社区和 CNCF。
KubeSphere 目前已在 AWS、Azure、DigitalOcean 和 QingCloud 等各大公有云深度集成 Kubernetes 容器服务,被 Aqara 智能家居、爱立信、本来生活、东软、华云、新浪、新东方、三一重工、华夏银行、四川航空、国药集团、微众银行、杭州数跑科技、紫金保险、去哪儿网、中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保寿险、中国太平保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天翼云、中移金科、Radore、ZaloPay 等海内外数千家企业采用。KubeSphere 提供了开发者友好的向导式操作界面和丰富的企业级功能,包括 Kubernetes 多云与多集群管理、 DevOps (CI/CD)、应用生命周期管理、边缘计算、微服务治理 (Service Mesh)、多租户管理、可观测性、存储与网络管理、GPU support 等功能,帮助企业快速构建一个强大和功能丰富的容器云平台。
九州云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早期从事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九年,始终秉承“开源·赋能云边变革”的理念,完成了从中心云到边缘云解决方案的拓展和积累,建立了完整的“云+边”生态体系和解决方案。九州云已先后为运营商、政府、金融、能源、制造业、商业、交通、物流、教育、医疗等各大行业的企业级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服务。目前拥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广东公司、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中国人寿、中国资源卫星、eBay、国际陆港集团、万达信息、东风汽车、诺基亚等众多重量级客户。
